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动态行业动态

包装材料的定义(一)

时间:2022-11-07 08:54:18 来源:本站原创

      包装材料是指用于制造包装容器和构成产品包装的材料的总称。包装材料主要有纸和纸板、塑料、金属、玻璃,还包括竹木与野生腾类、天然纤维与滑雪纤维、复合材料、缓冲材料、纳米材料、阻隔材料、抗静电材料、可降解材料等;还包括包装的辅助材料与胶黏剂、涂料和一些辅助材料。

包装材料的选用原则

1、对等性原则

在选择包装材料时,首先应区分被包装物的品性,即把它们分成高、中、低三档。对于高档产品,如仪器、仪表等,本身价格较高,为确保安全流通,就应选用性能优良的包装材料。对于出口商品包装,化妆品包装,虽都不是高档商品,但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心理要求,往往也需要采用高档包装材料。对于中档产品,除考虑美观外,还要多考虑经济性,其包装材料应与之对等。对于低档产品,一般是指人们消费量最大的一类,则应实惠,着眼于降低包装材料费和包装作业费,方便开箱作业,以经济性为第一考虑原则,可选用低档包装规格和包装材料。

2、适应性原则

包装材料是用来包装产品的,产品必须通过流通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,而各种产品的流通条件并不相同,包装材料的选用应与流通条件相适应。流通条件包括气候、运输方式、流通对象与流通周期等。气候条件是指包装材料应适应流通区域的温度、湿度、温差等。对于气候条件恶劣的环境,包装材料的选用更需加倍注意。运输方式包括人力、汽车、火车、船舶、飞机等,它们对包装材料的性能要求不尽相同,如温湿条件、震动大小条件大小不相同,因此包装材料必须适应各种运输方式的不同要求、流通对象是指包装产品的接受者,由于国家、地区、民族的不同,对包装材料的规格、色彩、团等均有不同要求,必须使之相适应。流通周期是指商品达到消费者手中的预订期限,有些商品,如食品的保质期很短,有的可以较长,如日用品、服饰等,其包装材料都要相应满足这些要求。

3、协调性原则

包装材料应与该包装所承担的功能相协调。产品的包装一般分为包装。中包装和外包装,它们对产品在流通中的作用各不相同。个包装也称小包装,它直接与商品接触,主要是保护商品的质量,多用软包装材料,如塑料薄膜、纸张、铝箔等。中包装是指将单个商品或个包装组成一个小的整体,它需满足装潢与缓冲双重功能,主要采用纸板,加工纸等半硬性材料。并适用于印刷和装潢等。外包装也称大包装,是几种包装于一体的容器,主要是保护商品在流通的安全, 便于装卸、运输、其包装材料首先应满足防震功能,并兼顾装潢的需要,多采用瓦楞纸板、木板、胶合板等硬性包装材料。

4、美学性原则

产品的包装是否符合美学,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产品的命运。从包装材料的选用来说,主要是考虑材料的颜色,透明度、挺度、种类等。颜色不同,效果大不一样,当然所用颜色还要符合销售对象的传统习惯。材料透明度号,使人一目了然,心情舒畅。挺度号,给人以美观大方之感。陈列效果好。材料种类不同,其美感差异甚大,如用玻璃纸和蜡纸包装糖果,其效果就大不一样。。

在当今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,商品包装的形状、图案、材料、色彩以及广告,都直接影响商品的销售,从包装的选用来说,主要考虑的因素有:材料的颜色,材料的挺度,材料的透明性以及价格等。

版权所有:襄阳市民晟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:襄阳市襄州区卧龙路中段 鄂ICP备11018457号 技术支持:8090电子商务